
1. 公积金缴存基数
概念:
公积金缴存基数是指个人在一定时期内用于计算住房公积金缴存金额的工资收入或应发工资。
用处:
公积金缴存基数是计算公积金缴存金额的重要依据。个人公积金缴存金额通常由个人和单位共同承担,根据缴存基数和缴存比例确定。
2. 公积金缴存基数和贷款额度对照表
概念:
公积金缴存基数和贷款额度对照表是根据公积金缴存基数确定公积金贷款额度的参考标准。
用途:
个人在申请公积金贷款时,其贷款额度通常会参考公积金缴存基数和贷款额度对照表。缴存基数越高,贷款额度一般也会越高。
3. 公积金缴存基数和缴存金额的关系
概念:
公积金缴存金额是指个人和单位每月实际缴纳的公积金总额。
关系:
公积金缴存金额与公积金缴存基数直接相关。缴存基数越高,缴存金额一般也就越高。个人和单位的缴存金额通常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分摊,具体比例根据当地规定而定。
影响因素:
缴存基数:缴存基数是缴存金额计算的基础。
缴存比例:个人和单位缴存公积金时,都有规定的缴存比例。
当地规定:不同的地区可能会有不同的公积金缴存政策,包括缴存基数和缴存比例的确定。
计算公式:
个人公积金缴存金额 = 个人缴存比例 缴存基数
单位公积金缴存金额 = 单位缴存比例 缴存基数
公积金缴存总金额 = 个人公积金缴存金额 + 单位公积金缴存金额
示例:
小明在某单位工作,月工资为6000元。当地公积金缴存基数为5000元,个人和单位缴存比例分别为5%和12%。则小明的公积金缴存金额为:
个人缴存金额 = 5% 5000元 = 250元
单位缴存金额 = 12% 5000元 = 600元
公积金缴存总金额 = 250元 + 600元 = 8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