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公积金存交基数
什么是公积金存交基数?
公积金存交基数是指计算住房公积金缴存额度的基础工资。根据我国现行住房公积金制度规定,单位和个人都要按照员工的公积金存交基数缴存住房公积金。
2. 公积金存交基数的确定
如何确定公积金存交基数?
公积金存交基数一般由以下因素确定:
1. 国家政策
国家住建部会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和物价水平等因素,制定公积金缴存基数的上限和下限。
2. 地方规定
各省、市、自治区住建部门可以在国家规定范围内制定本地区的公积金缴存基数上下限。
3. 单位和职工约定
单位和职工可以在国家和地方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约定公积金缴存基数。但是,约定后的缴存基数不能低于当地规定的最低缴存基数,也不能高于最高缴存基数。
3. 公积金存交基数的重要性
公积金存交基数的重要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公积金存交基数对住房公积金缴存和贷款额度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1. 缴存额度
公积金缴存额度是按照公积金存交基数的一定比例计算的。公积金存交基数越高,缴存额度就越高。
2. 贷款额度
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一般与公积金缴存基数挂钩。公积金存交基数越高,贷款额度也可能越高。
3. 缴存年限
公积金缴存年限是职工提取住房公积金的条件之一。公积金缴存基数越高,缴存年限可能越短。
因此,公积金存交基数的确定对于职工的住房公积金缴存和贷款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职工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应注意约定公积金存交基数,以最大程度保障自己的住房公积金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