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公积金按什么基数交
公积金缴纳基数是指个人缴纳公积金所依据的收入金额。根据我国相关规定,公积金缴纳基数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1.1 本单位实际工资
对于在用人单位工作的职工,公积金缴纳基数一般按本单位实际工资执行。本单位实际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奖金等所有工资性收入。
1.2 就业地最低工资标准
对于未在用人单位工作的灵活就业人员,公积金缴纳基数按就业地最低工资标准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费用水平确定。
2. 公积金按缴费基数多少交
公积金缴费比例是指个人和单位根据公积金缴纳基数缴纳公积金的比例。我国公积金缴费比例根据地区和个人缴费意愿有所不同,具体情况如下:
2.1 个人缴费比例
个人缴费比例由个人自由选择,最低为5%,最高不得超过12%。通常情况下,个人缴费比例为:
最低缴费比例:5%
最高缴费比例:12%
2.2 单位缴费比例
单位缴费比例一般按地方政府规定执行,通常情况下高于个人缴费比例,如:
最低缴费比例:5%
最高缴费比例:12%
3. 公积金的缴费比例以什么为基数
公积金的缴费比例是以公积金缴纳基数为基数计算的。个人和单位缴纳的公积金金额分别为:
3.1 个人缴纳金额
个人缴纳金额 = 个人缴费比例 × 公积金缴纳基数
3.2 单位缴纳金额
单位缴纳金额 = 单位缴费比例 × 公积金缴纳基数
举个例子:
小李所在单位的公积金缴纳基数为5000元,个人缴费比例为10%,单位缴费比例为12%。则小李和单位每月缴纳的公积金金额分别为:
个人缴纳金额 = 10% × 5000元 = 500元
单位缴纳金额 = 12% × 5000元 = 6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