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公积金缴存基数的由来
引言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我国一项重要的住房保障制度,旨在为城镇职工提供购买、建造或翻建住房所需的资金支持。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是缴纳住房公积金金额的基础,它决定了职工每月公积金的缴存额。那么,公积金缴存基数是如何来的呢?
缴存基数的规定
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规定,公积金缴存基数由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确定。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是指职工上年度全部工资性收入除以12个月的平均数。
上年度月平均工资的组成
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的组成包括:
工资:指职工在单位工作期间获得的工资、津贴、补贴以及其他各项劳动报酬。
奖金:指单位发放给职工的各种奖金,包括年终奖、节假日奖、绩效奖等。
福利性补贴:指单位发放给职工的与职工生活密切相关的福利性补贴,包括住房补贴、交通补贴、通讯补贴等。
具体计算方法
公积金缴存基数的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
公积金缴存基数 = 上年度月平均工资 × 缴存比例
```
其中:
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按上述方法计算得出。
缴存比例:各地规定不同,一般在5%-12%之间。
2. 公积金缴存基数的得出
引言
公积金缴存基数是根据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确定的,那么,如何得出公积金缴存基数呢?下面介绍具体的得出方法。
获取上年度工资收入
首先,要获取上年度的工资收入信息。职工可以从单位的工资发放记录或个人所得税扣除凭证中获取这些信息。
计算月平均工资
获取上年度工资收入后,需要计算月平均工资。将上年度全部工资性收入相加,然后除以12个月,即可得到月平均工资。
确定缴存比例
接下来,需要确定当地的公积金缴存比例。不同地区缴存比例不同,一般在5%-12%之间。可咨询当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或单位人事部门。
计算缴存基数
最后,根据公式计算公积金缴存基数:
```
公积金缴存基数 = 上年度月平均工资 × 缴存比例
```
举例说明
假设某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为6000元,当地公积金缴存比例为8%,则其公积金缴存基数为:
```
公积金缴存基数 = 6000元 × 8% = 480元
```
3. 公积金缴存基数的计算
引言
公积金缴存基数的计算涉及到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和缴存比例两个要素。下面详细介绍如何计算这两个要素,进而得出公积金缴存基数。
一、上年度月平均工资的计算
1. 收集工资收入信息:获取上年度的工资发放记录或个人所得税扣除凭证。
2. 工资性收入相加:将上年度全部工资性收入相加,包括工资、奖金、福利性补贴等。
3. 除以12个月:所得的总和除以12个月,即可得到上年度月平均工资。
二、缴存比例的确定
1. 咨询相关机构:可咨询当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或单位人事部门,获取当地的公积金缴存比例。
2. 参考法定规定: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单位和职工的缴存比例不得低于5%,不得高于12%。
三、公积金缴存基数的得出
举例说明:
假设某职工上年度工资性收入总和为72000元,当地公积金缴存比例为8%,则:
1. 上年度月平均工资 = 72000元 ÷ 12个月 = 6000元
2. 公积金缴存基数 = 6000元 × 8% = 480元
因此,该职工的公积金缴存基数为4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