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公积金缴存基数——概念与计算
引言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国家为解决职工住房困难而建立的一项重要社会保障制度。缴存公积金是职工享受住房公积金贷款和福利的重要前提,而公积金缴存基数是计算职工应缴公积金额的基础。
概念
公积金缴存基数是指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月平均工资包括基本工资、津贴和补贴、奖金和一次性奖金。
计算
公积金缴存基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
公积金缴存基数 = (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总额 ÷ 上一年度月份数)× 12
```
例如,张三2022年度月平均工资总额为84,000元,则其2023年度公积金缴存基数为:
```
公积金缴存基数 = (84,000 ÷ 12)× 12 = 84,000元
```
缴存比例
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公积金缴存比例为职工工资的5%-12%,其中,职工个人缴存比例为5%-12%,单位缴存比例为个人缴存比例的1.4倍。
影响因素
影响公积金缴存基数的因素主要包括:
基本工资
津贴和补贴
奖金和一次性奖金
2. 公积金缴存基数——计算公积金
引言
公积金缴存基数是计算职工应缴公积金额的基础。理解公积金缴存基数的计算方法可以帮助职工更好地规划住房公积金的缴存和使用。
计算
公积金缴存金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
公积金缴存金额 = 公积金缴存基数 × 公积金缴存比例
```
其中,公积金缴存比例为职工个人缴存比例和单位缴存比例之和。
举例
以上述张三为例,假设其2023年度公积金缴存比例为12%,则其个人公积金缴存金额为:
```
个人公积金缴存金额 = 84,000 × 5% = 4,200元
```
而单位为张三缴存的公积金金额为:
```
单位公积金缴存金额 = 84,000 × 7% = 5,880元
```
3. 公积金缴费基数——计算方式
引言
公积金缴费基数是指职工缴存公积金的工资基数。理解公积金缴费基数的计算方法可以帮助职工合理安排自己的收入支出。
概念
公积金缴费基数通常为职工的月工资,包括基本工资、津贴和补贴。具体范围由各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规定。
计算
公积金缴费基数的计算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 基本工资
基本工资是指职工按月领取的固定工资。
2. 津贴和补贴
津贴和补贴是指职工除基本工资外,按月领取的各种补贴和津贴,如岗位津贴、住房补贴、交通补贴等。
3. 加班工资
加班工资是指职工在正常工作时间之外加班所得的工资。
4. 其他收入
其他收入是指职工取得的不属于上述三类收入的收入,如绩效奖金、销售提成等。
排除项
公积金缴费基数一般不包括以下收入:
单位发放的住房补贴中用于支付房租的部分
误餐补助、高温津贴等福利性补贴
社会保险补贴、公积金补贴等
举例
李四月基本工资为8,000元,岗位津贴为500元,住房补贴为300元,加班工资为200元,绩效奖金为1,000元。则李四的公积金缴费基数为:
```
公积金缴费基数 = 8,000 + 500 + 200 + 1,000 = 9,7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