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公积金缴存基数
什么是公积金缴存基数?
公积金缴存基数是指职工工资收入中应当缴纳住房公积金的基数。我国现行的住房公积金制度规定,职工的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以职工上一年度(或最近连续12个月)平均工资收入为准,缴存比例通常为5%-12%。
基数计算方式
职工上一年度(或最近连续12个月)平均工资收入包括:
基本工资
奖金
津贴和补贴
加班费
其他与工资收入相关的收入项目
但下列收入不计入公积金缴存基数:
社会保险缴费(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
住房公积金
单位发放的福利和补贴(如房补、餐补、交通补)
奖金、加班费超过上年度平均工资收入300%的部分
公积金缴存基数的重要性
公积金缴存基数直接影响职工的公积金缴存额度和提取额度。缴存基数越高,职工缴存的公积金越多,提取时能获得的金额也越多。
2. 公积金提取
公积金在哪里提取?
职工可以到以下渠道提取公积金:
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柜台:携带本人身份证、住房公积金提取申请表、相关证明文件等材料,到当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柜台办理提取。
网上提取:登录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官网或手机APP,通过网上提取功能办理提取手续。
自动转账:职工可以申请将公积金自动转入个人银行账户,每月按时提取。
提取条件
职工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可以提取公积金:
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
偿还住房贷款本息
支付房租
离退休
出境定居
偿还重大疾病医疗费用
职工死亡或被宣告失踪
提取材料
提取公积金时,需要提供以下材料:
本人身份证
住房公积金提取申请表
购房合同、房贷合同、租房合同等相关证明材料
3. 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
什么是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
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与公积金缴存基数相同,都是职工工资收入中应当缴纳住房公积金的基数。
基数确定原则
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的确定应遵循以下原则:
遵循国家有关规定,符合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的确定原则
体现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公平性,兼顾职工住房需求和缴存负担
稳定、可持续,有利于制度的长期发展
基数计算方法
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的计算方法与公积金缴存基数的计算方法基本一致,包括:
基本工资
奖金
津贴和补贴
加班费
其他与工资收入相关的收入项目
基数调整
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一般每年调整一次,调整幅度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增长情况和住房公积金制度发展情况确定。
基数上限
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一般设有上限,由各省、市、自治区的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
基数下限
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一般不设下限,但一些地区可能对低收入职工设定最低缴存基数,以保障职工的住房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