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人公积金缴存基数怎么算
1. 概念
个人公积金缴存基数是指职工每月实际工资收入中用于计算个人公积金缴存额的基数。
2. 计算方法
一般情况下,个人公积金缴存基数为职工上个月的实际工资,具体包括以下部分:
基本工资
绩效工资
津贴补贴
奖金
福利待遇(如伙食补贴、交通补贴)
3. 注意事项
实际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非货币收入(如实物福利)不纳入缴存基数。
个别地区可能根据当地政策有其他规定。
二、个人公积金缴存基数怎么算出来的
1. 从工资单中获取信息
获取职工上个月的工资单,其中包含以下信息:
基本工资
绩效工资
津贴补贴
奖金
福利待遇
2. 计算实际工资
将上述工资单中的所有项目相加,即得到职工的实际工资。
3. 判断最低工资标准
查询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确保实际工资不低于该标准。
4. 减去非货币收入
如果工资单中包含非货币收入,将其从实际工资中扣除。
5. 得出缴存基数
剩余的金额即为职工个人公积金缴存基数。
三、公积金的个人缴存基数是怎么计算的
1. 基本原则
公积金的个人缴存基数按照职工本人的意愿确定,最低不少于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70%,最高不得超过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0%。
2. 职工自选比例
在上述范围内,职工可以自行选择个人缴存比例,一般为5%、8%、10%、12%,具体比例因地区和单位而异。
3. 计算缴存基数
个人缴存基数 = 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 个人缴存比例
4. 缴存额计算
个人公积金缴存额 = 个人缴存基数 × 个人缴存比例